汉书
汉书 作者
[新 - 东汉] 36年-111年 由东汉史学家班固所撰
汉书 说明
《汉书》,又称《前汉书》,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,二十四史之一。与《史记》《东观汉记》并称“三史”,又与《史记》《后汉书》《三国志》并称“前四史”。 由东汉史学家班固所撰,汉建初年间编成,历二十余年。《汉书》八表由班固妹妹班昭补写,《汉书》天文志由班昭弟子马续补写。唐代颜师古为之作注。为唐代科举之常科。 《汉书》所记载的内容以西汉(含王莽)一朝为主。记录了从汉高祖元年(前206年)至新朝王莽地皇四年(23年)共230年的历史。有纪十二篇,表八篇,志十篇,传七十篇,共一百篇,后人划分为一百二十卷,全书近八十万字。
汉书 目录:
帝纪一十二卷,年表八卷,本志一十卷,列传七十卷。颜师古注。
帝纪第一卷,高祖上,高祖下;第二卷,惠帝,第三卷,高后;第四卷,文帝;第五卷,景帝,第六卷,武帝,第七卷,昭帝,第八卷,宣帝,第九卷,元帝,第十卷,成帝,第十一卷,哀帝,第十二卷,平帝年表。
第一卷,异姓诸侯王表;第二卷,诸侯王表;第三卷,王子侯表上,王子侯表下;第四卷,高、惠、高后、孝文功臣表;第五卷,景、武、昭、宣、元、成、哀功臣表;第六卷,外戚恩泽侯表;第七卷,百官公卿表上,百官公卿表下;第八卷古今人表。
本志。第一卷,律历志上,律历志下;第二卷,礼乐志;第三卷,刑法志;第四卷,食货志上,食货志下;第五卷,郊祀志上,郊祀志下;第六卷,天文志。第七卷五行志七上,五行志七中之上,五行志七中之下,五行志七下之上,五行志七下之下。第八卷,地理志上,地理志下;第九卷,沟洫志。第十卷艺文志。
列传第一卷,陈胜、项籍;第二卷,张耳、陈余;第三卷,魏豹、田儋、韩王信;第四卷,韩信、彭越、英布、卢馆、吴芮;第五卷,荆王贾、燕王泽、吴王濞;第六卷,楚元王德、向歆;第七卷,季布、栾布、田叔。第八卷,高五王,齐悼惠王肥,赵隐王如意、赵幽王友、赵共王恢、燕灵王建。第九卷,萧何、曹参。第十卷,张良、陈平、王陵、周勃、子亚夫。第十一卷,樊嘈、郦商、夏侯婴、灌婴、傅宽、靳歙、周𫄬。第十二卷,张苍、周昌、赵尧、任敖、申屠嘉。第十三卷,郦食其、陆贾、朱建、娄敬、叔孙通。 第十四卷,淮南王、衡山王、济北王。第十五卷,蒯通、伍被、江充、息夫躬;第十六卷,万石君奋、卫绾。直不疑、周仁、张欧第十七卷。文三王,梁孝王武,代孝王参,梁怀王揖。第十八卷,贾谊第十九卷,爰盎、鼌错,第二十卷,张释之、冯唐、汲黯、郑当时第二十一卷,贾山、邹阳、枚乘、子皋。路温舒第二十二卷,窦婴、田鼢、灌夫、韩安国第二十三卷。景十三王,河闲献王德,临江哀王阏,临江闵王荣,鲁恭王余,江都易王非,胶西于王端,赵敬肃王彭祖,中山靖王胜,长沙定王发,广川惠王越,胶东康王寄、清河哀王乘,常山宪王舜。第二十四卷,李广孙陵、苏建子武,第二十五卷,卫青、霍去病、李息、公孙敖、李沮、张次公、赵信、赵食其、郭昌、路博德、赵破奴第二十六卷,董仲舒第二十七卷,上下,司马相如第二十八卷,公孙弘、卜式、儿宽第二十九卷,张汤子安世,安世子延寿,第三十卷,杜周子延。年,延年子缓,缓弟钦,第三十一卷,张骞、李广利第三十二卷,司马迁第三十三卷。 武五子,戾太子、齐怀王闳、燕剌王旦、广陵厉王胥,昌邑哀王髆,第三十四卷,上严助、朱买臣、吾丘寿王、主父偃、徐乐,第三十四卷,下严安、终军、王褒、贾捐之。第三十五卷,东方朔第三十六卷,公孙贺子敬。声、刘屈牦、车千秋、王䜣、杨敞、子恽。蔡义、陈万年、郑弘第三十七卷,杨王孙、胡建、朱云、梅福、云敞第三十八卷,霍光、金日䃅子安上,第三十九卷,赵充国、辛庆忌第四十卷,传介子、常惠、郑吉、甘延寿、陈汤、段会宗第四十一卷,隽不疑、疏广、广兄子受。于定国、薛广德、平当、彭宣第四十二卷,王吉、贡禹、龚胜、龚舍、鲍宣第四十三卷,韦贤子玄成,第四十四卷,魏相、丙吉第四十五卷
上一章